当前位置:全民视点网 >> 文化 >> 文章正文

闯入主流世界的小众文化

发布于:2020-07-14
  “打破这个圈子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会打开一个新的市场,带来新的客户和流量,进而推动整个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这也可能导致亚文化圈在向主流文化靠拢的过程中逐渐消失。相反,它不利于属于特定亚文化平台的青年团体或阶级团体的声音。”

  从B站的《后浪》和快手的《看见》,人们一直在讨论这个破圈。
  前者使人们认识到通常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的积极一面,而后者则突出了普通人的努力,他们在走向舞台中心时被忽视了。颠覆性的观点刷新了许多人对这两个平台的固有认知。

  在这两个视频的背后,是两个平台为摆脱人们的刻板印象,融入主流社会和文化所做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尝试。一方面,它重塑了企业本身的形象;另一方面,它是为了获得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这两个视频进一步扩大了公众对平台上代表性群体的认识,创造了新的形象,灌输了新的内涵。

  这可以说是打破循环的一种高级形式。因为这种形式本身所带来的冲击和反感已经减少到了极点,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的理解、共鸣和认同。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为什么现在已经形成的互联网平台——,尤其是一些特定人群和特定文化的代表平台,急于打破这个圈子?在这个破碎的圈子背后,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每个人对打破循环都有不同的看法。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在这个破碎的圆圈背后至少有三个有趣的现象:

  在竞争压力下,平台已经逃离了舒适区;

  圈子分层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组织模式;

  亚文化向主流文化的逆向输出。

  01“打破循环”是自然发生的吗?

  之所以说“破圈”,是各种网络平台早期发展中形成的圈圈现象。

  所谓分层是指具有不同爱好或具有不同年龄、文化或阶级属性的群体聚集在网络平台上的现象,由此衍生出许多分层的、有趣的平台。无论是B站还是快手,一开始都有一个忠实的用户群和一群核心“铁杆”。他们不仅是网络平台的支撑群体,也导致了不同互联网平台用户群体之间的明显分化。

  应该注意的是,每一个分层的互联网平台都是自娱自乐和自我协调的。

  在不同的平台上,核心用户和具有特定年龄属性、文化属性和阶级属性的“老顽固”处于平台虚拟世界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方式的舒适地带。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对用户流量的资本要求,每个年龄、文化和阶层在他们自己的舒适区的生活都是自娱自乐的。借用明星粉丝的一句名言:小众文化有小众文化的意识。

  换句话说,处于分层舒适区的亚文化并没有特别的动力去向外突破。他们更喜欢在核心支持下建立自己的年龄、文化和阶级标志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亚文化界并没有强烈的打破这一怪圈的内在要求。

  圈点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人们会害怕小众文化圈,很少有人愿意深入亚文化圈去真正了解它的情况。这自然会影响互联网平台用户的扩展速度。

  随着互联网对整个人口的渗透,特别是资本市场注入互联网平台后,有必要突破每个互联网平台的循环,通过扩大人群覆盖面来吸引人口流动,然后维持(或增加)估值。

  1969年美国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垮掉的一代”被认为是亚文化史上最叛逆的代表。

  中国网络中的亚文化群体有一个特点:群体之间没有激烈的竞争。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破环”现象不会自然发生,必须由外力推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社会中的亚文化并不是很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

  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罗伯特帕克在社会学领域提出了“越轨理论”,认为青年亚文化是一种针对问题青年和犯罪青年的反社会、反主流的越轨文化。20世纪60年代伯明翰学派提出的“仪式抵抗理论”,成为研究青年亚文化中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基础理论。

  20世纪末,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出现的“混杂身份理论”,突破了社会结构等级的严格束缚和限制,在亚文化交融的空间中找到了自我平衡。

  因为互联网本身并不具有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竞争的排他性效果,简单地说,任何人群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形成相应的自组织模式,并且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排他性关系,这时,竞争性和对抗性都大大减弱。

  缺乏竞争文化产品的驱动力是不够的。因此,打破循环背后的竞争意图来自资本市场和产品增长的压力,也是与同类互联网产品竞争的需要。

  02当圆圈具有社会组织的属性时

  最后,这个由互联网平台引发的“打破圈子之旅”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亚文化的理解。

  过去,人们把亚文化理解为一种精神产品,它不具备现实社会的组织属性。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虽然文化是一个无形的、无形的虚拟对象,但网络时代的亚文化可以利用平台的力量来实现具有相似属性的人的聚集。此时,带有亚文化标签的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发挥组织作用的基本工具。分层互联网平台有其自身的虚拟社会组织属性,根据对某一亚文化的认同程度从内到外排列社会群体,这与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十分相似,只是差序格局的中心是人,分层的中心是某一亚文化。可以看出,每一个分层的亚文化平台都有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分层安排,并且在其背后有一个潜在的组织网络。

  潜在的组织网络可以在特定时间被激活。在粉丝引发的众多网络事件中,我们都看到亚看似无组织的文化圈在压力下迅速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了一股基于网络空间的可怕的反作用力。

  亚文化平台的潜在组织网络不同于传统的正式组织,因为它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但有一些潜在的习惯性行为规则。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亚文化的组织属性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新课题,也是研究者长期忽视的内容。

  在特定的文化圈下,按圈排列的社会群体已经聚集。所谓的破圈只是以某种形式增强公众对亚文化和互联网平台的认同感。在这两种身份下,公众被“组织”成一个处于圈子边缘的潜在用户群体。

  03意外的“反向输出”

  在以往的研究中,逆向文化输出更为常见,这类似于B站青年亚文化对成人主流文化的输出形式。按照世代的顺序,它可以被称为“后喻文化”。

  也就是说,当年轻人掌握了更先进的文化形式,他们反过来向成人社会输出文化。

  事实上,在分层的基础上,反向文化输出并不局限于后喻文化,而是可能在任何亚文化群体中产生。就像《快手》在早期被认为是一部乡村短片一样,它经常被贬为亚社会中低层阶级的文化产物,《看见》中的奥利给叔叔本人就是一个农民。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现实来看,快手的逆向文化输出有其自身的阶级属性。

  打破循环属于意想不到的逆向文化输出模式。这是人们长期以来麻木的积极文化输出的惊人颠倒,创造了除了成人对年轻人、主流文化对非主流文化、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积极文化输出模式之外的另一种输出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逆向文化输出可以被视为非主流文化、亚文化或社会下层的一种自我证明过程。

  长期以来,这种逆向文化输出者的声音一直被忽视,因为这些非主流文化、亚文化和社会中的中下阶层往往无法让主流社会、主流文化和上层阶级的常规沟通渠道听到他们的声音。网络平台的破环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个破环被赋予了追求公平、正义和平等待遇的现实意义。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工具,互联网的逆向文化输出值得鼓励。

  因为只有在逆向文化输出和交流的情况下,社会中的所有群体才能有更多的相互理解,而多元化的声音才能使社会真正和谐与不同。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人对逆向文化的输出感到极度不安。

  在打破互联网圈子的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个小错误,那就是所有的社会群体都被视为“消费”的潜在用户。打破循环试图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消费”各种社会群体,并以同理心和认同将他们带入循环序列,这将伤害亚文化圈的核心用户群体

  最典型的例子是,很多年轻人,尤其是90后和95后,他们原本属于这个圈子的核心,在视频下面留下了一条信息:“我们不是可以拍前波的后波,而是被前波切割的后波。”

  这意味着,在许多情况下,破碎的圆圈远远不是亚文化真正圆圈的反向输出。

  尽管破碎的圈子可以以某种形式被解读为各种社会群体的内心世界,唤起人们对亚,互联网平台及其文化属性的同情和认同,但在应用主流社会的主流文化后,它可能不会被所有核心用户所认同。

  在我看来,公众的“消费者”行为在营销手段上是非常成功的,但它也需要反思两种可能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把所有人都当成潜在的消费群体,而忽略了人们自身的属性和真实感受。

  运用主流社会的主流文化会给大多数人在消费过程中带来极大的舒适。当反思时,你会发现每一个观众都变成了一个开发的流程和一个被利用的客户。

  第二个误解是,打破圈子的过程也可以被视为放弃圈子中核心用户群体的过程,因为它源于圈子分层的亚文化。

  打破这个圈子几乎可以肯定是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融合,而基于亚文化的互联网平台可能需要放弃一些自身的特点和内容。在放弃了特色和内容之后,亚文化圈的核心用户或老铁杆们是否还会继续支持,在打破这个圈子之后,他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待在舒适区,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观察的问题。

  打破循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打开新的市场,带来新的客户和流量,进而带动整个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这也可能导致亚文化圈在向主流文化靠拢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不利于属于特定亚文化平台的青年群体或阶层群体的声音。

  这不禁提醒人们文化人类学经常涉及的一个问题:当一些分支的亚文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并能够融入主流社会和文化时,它们所代表的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属性可能会不幸地消失。我们有什么?我们失去了什么?也许,这在打破循环的那一刻是无法预测的,只有经过时间的流逝,海浪才能真正看到它。

上一篇:生活小技巧:选购新鲜菇类技巧

下一篇:中国文化自信的日常智慧